肖广义:肩负传承中华民族雕刻工艺重责


图片关键词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瑰宝,象牙雕刻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长达数百年的岁月长河里,几度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成为国人的骄傲。

而在中国象牙雕刻的队伍里,有这么一个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务实求实,拼搏进取,成就卓著,成为令人瞩目的行业领军人物。

他孜孜追求象牙雕刻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把北京象牙雕刻写进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象牙雕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他在危难之际接手负债累累、频临倒闭的北京象牙雕刻厂,挽狂澜于既倒,创新经营,最终把它打造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优的国家荣誉企业。

他,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象牙雕刻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全国金银珠宝工艺品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象牙雕刻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北京进茂骨雕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肖广义。

 

传统工艺 再创辉煌

象牙雕刻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遗迹中就发现有用象牙雕刻制作的器具,而发展成为工艺品是在明清时期。时至今日,象牙雕刻在中国分为南派和北派,所谓南派就是广州等南方地区的雕刻风格,北派就是北京地区传习皇家风格的一派,北京象牙雕刻厂就是北派代表。这一派系的牙雕作品更加严谨、精细、讲究,影响更大。

肖广义多年来一直行走在北京工艺美术行业里,所以聊起北京象牙雕刻的历史,自然如数家珍。特别是在他闲暇之时,与他品茗交谈,你能学到比书籍更加丰富生动的知识,你能品读到他大写的人生。

据他介绍,北京牙雕向来以仙姿媚态的古装仕女和秀丽动人的圆雕花卉见长,它以高雅、古朴、精细、遒劲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牙雕制作的工艺程序要经过凿、铲、开脸、磨、彩熏等五道工序。从技术层面上讲:凿,就是开坯成形;铲,即精细加工;开脸,是做人物面部细致表情;磨,作精细的抛光;彩熏,根据不同的要求对作品进行染色处理,或熏制成仿古产品。雕刻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运用深浅浮雕、镂空雕和立体圆雕。这些知识对于牙雕创作者和收藏者来说是必须知晓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北京象牙雕刻厂于1958年由民办的象牙作坊、合作社合并成立的国家企业,至今已经有55年的历史了。它最重要的繁荣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为国家创造外汇作出了巨大贡献,而牙雕艺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享受到上世纪50年代那样荣光。

1956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切接见了北京牙雕老艺人杨士惠——杨士惠当时是作为“走上合作化道路的手工业代表” 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喜。1958年,北京象牙第一、第二生产合作社、唐敬业象牙厂公私合营,诞生了北京象牙雕刻厂。1959年,周恩来总理接见牙雕厂老艺人、劳动模范崔华轩;朱德、康克清夫妇亲临工厂视察,并对工厂使用蛇皮钻取代手工操作高度赞赏,指示“多用机器,多在机器上发展”;全国政协组织郭沫若、沈钧儒、李济深、马寅初等社会名流、文化大家来厂视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北京象牙雕刻厂的关怀和激励,极大地激发了北京牙雕艺人的创作热情。艺人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集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之大成,融为一体;并从古代绘画、石雕、泥塑等艺术形式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北京牙雕造型优美、装饰华丽、线条挺拔、刀法富于变化的艺术风格。

 

图片关键词

这一时期,北京象牙雕刻厂创作出一批当代牙雕艺术精品力作。牙雕大师杨士惠创作的重达10多公斤的《颐和园》,被中国政府作为国礼赠送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统皮克,祝贺他80岁生日;他创作的另一名作《北海全景》(与6位牙雕工人合作费时两年完成),参加了伦敦展览,大受好评,1957年毛主席去前苏联参加十月革命盛利40周年庆祝活动,将《北海全景》赠送给前苏联领导人;1972年,毛主席将北京象牙雕刻厂创作的《嫦娥奔月》作为国礼馈赠给前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1977年将大型牙雕作品《万景台》送给朝鲜首相金日成。《花卉月球》牙雕作品至今陈列在联合国总部大厦。

此后,北京象牙雕刻厂迎来了一个百年不遇的创作高峰期,生产的象雕名作有《飞夺泸定桥》、《毛主席走遍全国》、《东方红》、《嫦娥奔月》、《遵义会议光芒照前程》、《成昆铁路》、《八十七神仙卷》等。在这些大型作品中,艺匠们采用“拼嵌法”,发挥了象牙细腻的质感,使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拼嵌浑然一体,毫无斧凿刀割痕迹,成为中国象牙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其中《遵义会议光芒照前程》、《八十七神仙卷》等多件经典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传世珍宝。

岁序更替,辉煌依旧。进入新世纪,北京象牙雕刻厂仍然散发着它的巨大魅力。2005年北京象牙雕刻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7月15日在江西庐山召开的中国象牙雕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北京象牙雕刻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肖广义当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名誉会长李铁映为北京象牙雕刻厂题词祝贺;今年5月,“中国当代象牙雕刻艺术成就展”在北京华夏珍宝博物馆举行,北京象牙雕刻厂承办了此次大型活动,肖广义在开幕仪式上热情致辞,活动大获成功,在业界产生极大影响。

虽然象牙雕刻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得到了社会精英的高度认可,但普通民众当下对它认识还不是很深。肖广义认为,如今象牙雕刻没有像玉雕等雕刻艺术品那样更受老百姓青睐,就是因为在过去,象牙雕刻“养在深闺人未识,”属于皇家和贵族专属物件,老百姓根本看不到、用不起,较高地位的人才可能拥有。而如今牙雕作品和其他雕刻品相比价格还比较低,已是大众消费、收藏品,因此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负重奋进 扭转乾坤

危难之际显身手。1998年,肖广义接手发展了40年的北京象牙雕刻厂,任厂长兼书记。上任后他才发现,看似名头很响的象牙厂已是岌岌可危了。在1990年我国根据《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协议》停止进口象牙后,北京象牙厂原有的象牙原料几乎消耗殆尽,此时处于一个无资金、无原料、无市场的“三无状态”,而且欠下了银行2650万元债务,加上其他债务累计3000多万元,公司总资产业已严重资不抵债,甚至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面对巨额债务,厂里大部分人员觉得反正欠的是国家的钱,国家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可以不还。但是肖广义是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国家的钱也是老百姓的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他向银行承诺三年内一定还清所有债务。他决定改革先行,让老厂重获生机。“攘外必先安内”,肖广义首先所做的就是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先安顿好人,再做好事”。第一步,他分流富余人员,压缩行政人员,切实精简队伍,以达到降低成本、扭亏增赢的目标。他说:“当时裁减了60%的人员,只保留了小部分骨干力量,每年需要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从420万元降至180万元。第二步就是开发利用资源,合理改造厂房。当时厂房面积很大,消耗也很大,肖广义就把其中5000平方米改造成了宾馆,对外承包,效益很好,促进了工厂资金累积。工厂则明确目标:专心致志抓业务,一门心思求发展。

企业内部问题解决后,肖广义立即着手解决外部问题。首先是象牙原料的问题,虽然象牙原料库存还剩余一些,但是坐吃山空,不尽快解决的话很快就会枯竭的。于是他亲自披挂上阵,多次找国家主管部门和市政府反映情况,表达诉求,呼吁保护传统工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重视支持,2000年国家林业局给象牙雕刻厂颁发了特种经营许可证,允许其合法进口象牙。原料解决后,就是工艺提高的问题了,肖广义在厂里反复强调,只有产品做得好,才会站稳脚跟、赢得市场。为此,他积极向上申报评选工艺美术大师,继而鼓励大师们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出一支专业队伍;更要求大师们安心创作、专心雕刻,做出更精美、更优质的作品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公司终于在2001年突出重围,还清了银行的巨额欠款。这一举措保全了传统企业,使全体职工受到极大鼓舞。谈到这里,肖广义激动的对记者说:“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2001年12月18日5点多钟,银行打电话告诉我,‘钱到帐了,你厂的债务全部还清了。’我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啊!为了这一天,我们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艰苦打拼,费了多大劲儿啊!更重要的是因为我没有失信,诚信重千斤。此后,我们与几家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进了工厂稳步健康发展”。

2002年,在肖广义的精心策划与大力推动下,企业成功改制,由原来的北京象牙雕刻厂改制成为北京象牙雕刻厂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进入现代企业良性发展的轨道。

自肖广义接手象牙厂以来,碰到种种困难,但他沉着应对,带领员工攻艰克难,一一度过。度过象牙禁运带来的磨难,勇敢地面对市场挑战;向市场要效益,偿还贷款、扭转为盈;为了牙雕事业的振兴与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奋勇前行,成绩斐然,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行的充分肯定:企业在全国第一个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合法生产经营象牙制品的企业;2006年肖广义董事长被选为第一届全国象牙雕刻专业委员会主任;2004年,为落实象牙雕刻“在环保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牙雕厂与工美集团联合举办了“象牙制品收藏证”宣传月活动,并与广州大新象牙厂联合发起签订了《中国象牙雕刻行业自律公约》,得到国家主管理部门的高度称赞。2006年,北京象牙雕刻工艺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孙森大师被批准为传承人。如今,牙雕厂拥有8名国家级工艺大师、15名北京市级工艺大师。雄厚的技术力量,领先的牙雕产品,使北京象牙雕刻厂牢牢站在全国行业的领军地位,成为北方牙雕、宫廷艺术的代表。

此后,北京象牙雕刻厂迎来了一个百年不遇的创作高峰期,生产的象雕名作有《飞夺泸定桥》、《毛主席走遍全国》、《东方红》、《嫦娥奔月》、《遵义会议光芒照前程》、《成昆铁路》、《八十七神仙卷》等。在这些大型作品中,艺匠们采用“拼嵌法”,发挥了象牙细腻的质感,使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拼嵌浑然一体,毫无斧凿刀割痕迹,成为中国象牙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其中《遵义会议光芒照前程》、《八十七神仙卷》等多件经典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传世珍宝。

岁序更替,辉煌依旧。进入新世纪,北京象牙雕刻厂仍然散发着它的巨大魅力。2005年北京象牙雕刻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7月15日在江西庐山召开的中国象牙雕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北京象牙雕刻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肖广义当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名誉会长李铁映为北京象牙雕刻厂题词祝贺;今年5月,“中国当代象牙雕刻艺术成就展”在北京华夏珍宝博物馆举行,北京象牙雕刻厂承办了此次大型活动,肖广义在开幕仪式上热情致辞,活动大获成功,在业界产生极大影响。

虽然象牙雕刻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得到了社会精英的高度认可,但普通民众当下对它认识还不是很深。肖广义认为,如今象牙雕刻没有像玉雕等雕刻艺术品那样更受老百姓青睐,就是因为在过去,象牙雕刻“养在深闺人未识,”属于皇家和贵族专属物件,老百姓根本看不到、用不起,较高地位的人才可能拥有。而如今牙雕作品和其他雕刻品相比价格还比较低,已是大众消费、收藏品,因此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负重奋进 扭转乾坤

危难之际显身手。1998年,肖广义接手发展了40年的北京象牙雕刻厂,任厂长兼书记。上任后他才发现,看似名头很响的象牙厂已是岌岌可危了。在1990年我国根据《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协议》停止进口象牙后,北京象牙厂原有的象牙原料几乎消耗殆尽,此时处于一个无资金、无原料、无市场的“三无状态”,而且欠下了银行2650万元债务,加上其他债务累计3000多万元,公司总资产业已严重资不抵债,甚至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面对巨额债务,厂里大部分人员觉得反正欠的是国家的钱,国家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可以不还。但是肖广义是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国家的钱也是老百姓的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他向银行承诺三年内一定还清所有债务。他决定改革先行,让老厂重获生机。“攘外必先安内”,肖广义首先所做的就是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先安顿好人,再做好事”。第一步,他分流富余人员,压缩行政人员,切实精简队伍,以达到降低成本、扭亏增赢的目标。他说:“当时裁减了60%的人员,只保留了小部分骨干力量,每年需要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从420万元降至180万元。第二步就是开发利用资源,合理改造厂房。当时厂房面积很大,消耗也很大,肖广义就把其中5000平方米改造成了宾馆,对外承包,效益很好,促进了工厂资金累积。工厂则明确目标:专心致志抓业务,一门心思求发展。

企业内部问题解决后,肖广义立即着手解决外部问题。首先是象牙原料的问题,虽然象牙原料库存还剩余一些,但是坐吃山空,不尽快解决的话很快就会枯竭的。于是他亲自披挂上阵,多次找国家主管部门和市政府反映情况,表达诉求,呼吁保护传统工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重视支持,2000年国家林业局给象牙雕刻厂颁发了特种经营许可证,允许其合法进口象牙。原料解决后,就是工艺提高的问题了,肖广义在厂里反复强调,只有产品做得好,才会站稳脚跟、赢得市场。为此,他积极向上申报评选工艺美术大师,继而鼓励大师们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出一支专业队伍;更要求大师们安心创作、专心雕刻,做出更精美、更优质的作品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公司终于在2001年突出重围,还清了银行的巨额欠款。这一举措保全了传统企业,使全体职工受到极大鼓舞。谈到这里,肖广义激动的对记者说:“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2001年12月18日5点多钟,银行打电话告诉我,‘钱到帐了,你厂的债务全部还清了。’我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啊!为了这一天,我们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艰苦打拼,费了多大劲儿啊!更重要的是因为我没有失信,诚信重千斤。此后,我们与几家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进了工厂稳步健康发展”。

2002年,在肖广义的精心策划与大力推动下,企业成功改制,由原来的北京象牙雕刻厂改制成为北京象牙雕刻厂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进入现代企业良性发展的轨道。

自肖广义接手象牙厂以来,碰到种种困难,但他沉着应对,带领员工攻艰克难,一一度过。度过象牙禁运带来的磨难,勇敢地面对市场挑战;向市场要效益,偿还贷款、扭转为盈;为了牙雕事业的振兴与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奋勇前行,成绩斐然,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行的充分肯定:企业在全国第一个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合法生产经营象牙制品的企业;2006年肖广义董事长被选为第一届全国象牙雕刻专业委员会主任;2004年,为落实象牙雕刻“在环保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牙雕厂与工美集团联合举办了“象牙制品收藏证”宣传月活动,并与广州大新象牙厂联合发起签订了《中国象牙雕刻行业自律公约》,得到国家主管理部门的高度称赞。2006年,北京象牙雕刻工艺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孙森大师被批准为传承人。如今,牙雕厂拥有8名国家级工艺大师、15名北京市级工艺大师。雄厚的技术力量,领先的牙雕产品,使北京象牙雕刻厂牢牢站在全国行业的领军地位,成为北方牙雕、宫廷艺术的代表。

经营理念 超前创新

肖广义认为,自己所实施的所有改革和创新措施中,经纪人的经营理念是不可或缺的一条。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要有市场,是如何让国人了解和重视牙雕艺术,购买和收藏牙雕产品,否则产品再好也会无人问津。肖总没有说如何建立营销队伍,没有说如何四处奔波融通资金,也没有说当他们把银行欠款还清后厂里的一帮大老爷们如何喜极而泣,他着重点讲的是自己带领的一场新学习运动:向经纪人制度学习,“包装”牙雕。经纪人的概念虽然在今天听来习以为常,但当时中国还没有提出市场营销经济的背景下,肖广义却是提出经纪人公司理念的第一人。他说牙雕厂有很多老艺人,其中不乏技艺高超者,但这些大师级专家也有个“缺点”,就是太老实,“肚子里有话倒不出来,不善言谈”。而要推广牙雕作品,不仅牙雕作品本身要做得好,还要让人们了解牙雕发展的悠久历史,了解作品背后的人物故事,了解牙雕艺术的人文底蕴,这就需要对这些大师专家进行适度的包装推广。“我现在就成了这些大师们背后的‘经纪人’了”,肖广义说道:“文化界、体育界、文艺界都有经纪人,为什么工艺美术行业不能有呢?由于经纪人靠赚取中间的佣金,因此他会一门心思放在做市场上,这样就会为公司扩大市场。”

除了推行经纪人制度外,肖广义还提出了产品要艺术化、品种要多元化、经营要市场化、管理要职业化、职工利益要最大化的“五化”生产经营原则。他要求公司领导向服务型转变,“所谓服务型领导,就是要为公司职工、为市场服务,带领大家走出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而不是高高在上指挥别人。”有这样体贴员工、积极创新、高瞻远瞩的领导,牙雕厂所有员工都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扎实有力地促进企业发展,企业越办越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收获着累累硕果:企业先后被授予“全国红旗厂”、“大庆式企业”、“北京市质量工作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所雕刻的产品也多次荣获“百花奖”、“西博会金银奖”等国家级大奖。

近几年来,企业创作了一批极具收藏价值的牙雕作品,例如《韩熙载夜宴图》、《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药师佛》、《大唐贵妃》等等,都被评为国家级金银大奖,开创了牙雕技艺的鼎盛局面,极大地活跃了牙雕艺术市场,提升了牙雕精品的收藏价值。

 

图片关键词

 

队伍建设 竭尽全力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一切事业发展而言,人才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形容都不为过。而对现代企业经营来说,自上世纪60年代彼得·德鲁克提出“知识工人”概念之后,关于如何在现代条件下实行行之有效的人才战略研究可谓长盛不衰。

肖广义深知“人才是第一的要义”,始终把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里。他接手企业伊始,就积极创造条件,申评了一批工艺大师,此后他更是持续注重大师的申评工作,以致在象牙厂人才队伍里,囊括了宫廷造办处传人陈吉品、国家级大师李春珂、柴慈继等久负盛名的老工艺美术家,牙雕技术在全国行业内遥遥领先。肖广义十分注重发挥这些老专家的作用,比如牙雕泰斗陈吉品已是87高龄,是行业内公认的手艺精湛、佳作纷呈的大家,还有一批70多岁的老专家,他们以高超的技艺雕刻出一件件上乘之作。肖广义在技术方面经常征求老专家的意见,要求他们对中青年工艺师搞好传帮带。

除了充分发挥老艺术家作用外,肖广义业同样十分重视对新人的培养。业内人常言牙雕是人走艺绝的手工行业,要想它一茬接一茬地传承下去,后继有人,就必须培养后续人才。2009年,象牙厂从北京工业大学雕塑专业招收了7名大学毕业生。经过实践的摔打,如今这批人都已出师,普通的作品可以独立完成了。

图片关键词

 

象牙雕刻分为凿、铲、开脸和磨,其中凿是最重要的活儿。据了解,在南方的很多象牙雕刻厂,为了实现规模效益,进行流水化作业,每位师傅只进行一种雕刻工作。这样的好处就是,学得快、上手快,并且因为人才技术单一,有利于减少人才流失。肖广义介绍,为了技艺的传承,北京象牙厂的年轻雕刻师学的是“全套活儿”,我们不怕他们走,手艺传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这批人刚来的时候,厂里有人说他们待不上一年半载就得走,如今四年时间过去了,没有一个人选择离开,并且今后也没有打算离开。”这似乎和肖总“培养又红又专的雕刻师”理念有关,“这个词已经不流行了,但是它管用。”

所谓“又红又专的雕刻师”,就是不仅仅培养他们在雕刻方面的技术,更要注重他们的政治素养。肖广义解释说,这个政治素养就是承担起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历史责任感,也包括老艺人要求徒弟的艺德。

肖广义讲了个故事:在年轻雕刻师进厂一年之后的新年,几个年轻人送给他一个礼物——一瓶彩沙。他给记者看了这瓶彩沙,几种不同颜色的沙子一层一层地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甚是好看。他说:“这个瓶子叫‘家’,我管理的理念是‘厂子就是家’,他们把自己比喻成沙子,而这个瓶子就是沙子的家,他们每个人都是‘家’的一员。”

肖广义十分重视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他和党总支书记洪燕及其他厂领导紧紧围绕“通过抓党的建设工作,用核心力量凝聚人;通过抓学习教育,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通过抓精神文明建设,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感染人”的宗旨,使员工从不同的角度接受正面教育,凝集正能量,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给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带来勃勃生机。既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增强了员工素质,又对全体员工思想道德的提高,艺术修养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有了肖广义多年来对人才孜孜不倦的培养,北京象牙雕刻厂已是人才济济,后继有人,从而促进了发展,赢得了市场,收获了荣誉。

 

传承责任 重于泰山

肖广义董事长力创公司良好经济效益,更肩负传统工艺传承重责。他说:“牙雕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很多都是‘人走艺绝’,等这些老手艺人百年之后,这项手艺就面临失传的危险,所以,我们责无旁贷,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做好传承与发展工作。”

肖广义介绍,在象牙雕刻厂有一个非卖品制度,就是牙雕师傅雕出一件作品,经过大师团队鉴赏、评判,如果是一件好作品,就直接放到展馆收藏起来,不出售了,这些作品就都留给后代,将来就能成为宝贵的文物。

在肖广义心中,传承之责重于一切、高于一切。2002年,在企业刚刚有了一点好转之后,他就把3件一流牙雕艺术品捐给国家博物馆。虽然有不少社会精英也捐赠贵重物品给国家,但是像他这样在企业还比较困难的时候,就想着为国家奉献真的为数不多。

为了将牙雕这门传统工艺发扬光大,肖广义可谓呕心沥血。2005年,他编辑出版了关于牙雕工艺美术行业的书籍《牙雕图案》。他编写这本书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雕刻艺术的发展。该书精选了部分精美图案,按照题材及行业惯例,分为人物和花卉两大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进行诠释,很适合入门者学习参考和牙雕知识的普及。

 

 

图片关键词

 

肖广义还担任着北京进茂骨雕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骨雕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目前发现最早的骨雕品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如此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肖广义先生自然也是责任上肩,致力把它更好地传承下去。骨雕厂做得风生水起,效益很好。相信这门传统工艺在他的带领下定能进一步发扬光大。

多年前,肖广义为扩大雕刻艺术领域,就向紫檀木雕刻拓展。他组织专家合力攻关,突破技术瓶颈障碍,制造出一批高端紫檀木精品,北京绝迹的9城门借助紫檀木精妙雕刻,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尤其是北京前门楼雕刻作品,构图精细、技法精湛、形态逼真,得到专家和收藏者的一致亲睐,他们纷纷说:“把前门搬回家”、“拥有前门不是梦”。肖广义引领专家脚踏实地、潜心创作,大宗作品、高难度作品往往是多人合作,几年乃至十几年才完成。尽管耗时费力,但他认为,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传世之作,这些付出是值得的,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面向未来 阔步前行

现在牙雕厂进口象牙虽然被允许,但是国家每年给公司的批量是600公斤,象牙厂在巅峰时期一年可用10000公斤,如此算来象牙原料严重不足。肖广义说:“以前牙雕工艺品往往被人们当做礼物赠送给别人,我们要把它由礼品向精品、艺术品、收藏品转向,争取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虽然象牙原料不足,但是他始终遵守国家法律,从不买入非法来源象牙。“曾经以至现在有很多人拿着象牙原料想卖给我,但是我对来路不清的原料一概拒绝,从没要过。”谁说无商不奸,像他这样的诚实守信的爱国商人,理所当然成为人们敬重的楷模。

谈到未来,肖广义表示他们企业依然会秉承“精干、高效、务实、创新”的原则,锲而不舍,以求实创新的精神,立足现有供应原料,引导牙雕向精品、艺术品、收藏品高端层面迈进,为牙雕行业的振兴与发展再创佳绩。“我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象牙博物馆,让中华民族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北京象牙雕刻厂有限公司历经55年的风雨兼程,潮起潮落,如今已是熠熠生辉。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公司在肖广义的卓越领导下,雕刻技艺会更加精湛,发展道路将更加宽广。

(当代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