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孤儿到东方舞蹈女神,年过七旬的她把自己活成了一个传奇!


穿上那双“红舞鞋”,她是舞者陈爱莲,

脱下那双“红舞鞋”,她是普通人陈爱莲。

她曾是新中国最年轻的舞蹈家,

被誉为“东方舞蹈女神”,

却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经历了普通人难以承受的苦痛……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早把不如意当做正常。

穿旗袍,烫卷发,

坐在花园洋房里,喝上一杯咖啡,

是陈爱莲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她出生在旧上海,

原本家境富足,

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谁成想,父母在她10岁那年相继病逝,家产随即被别人霸占,她和妹妹也成了亲戚眼中的“包袱”。后来,她们甚至流落街头,还好最终被好心人送到了孤儿院。

那时,孤儿院走廊的旋转门上有两块玻璃,陈爱莲喜欢站在门前,昂起头,随意摆动身体。时间长了,简单的动作竟成了一种舞蹈,她欣喜地看见了另一个自己,更没想到自己这一跳就是半个多世纪。

1952年,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到孤儿院招生。面庞清秀、身材修长的陈爱莲一眼被老师相中。就这样,她坐着北上的火车来到北京。

老师说“笨鸟先飞”。她觉得自己是只“聪明鸟”,但要先飞才能飞得更高。

睡觉前,她会在脚上栓根绳子,另一头扔向窗外,等早起练功的前辈们一拉,就起床去练功。起霸、趟马、上下腰、跑圆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等其他同学去练功房时,她早已是大汗淋漓。

到了晚上,好多同学都去逛夜市,陈爱莲却留下来,趴在窗户上向住在一起的演员们“偷师”。1954年,刻苦的陈爱莲考上了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专业舞蹈院校——北京舞蹈学校(现北京舞蹈学院)。

5年后,陈爱莲以全优的成绩毕业。而她主演的毕业作品——《鱼美人》,也成为中国第一部将西方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相结合的舞剧。


为了演好剧中的角色,陈爱莲到图书馆查资料,反复揣摩古代少女的心理,去陶然亭公园观察鱼儿在水中的姿态,看到动情时还会在岸边跳起舞来,旁人惊讶地看着她:这个漂亮姑娘怎么了?

1959年《鱼美人》剧照

1959年,20岁的陈爱莲站在了北京民族文化宫的舞台上,台下坐着的观众有不少国家重要领导。《鱼美人》的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陈爱莲也成为当时新中国最年轻的舞蹈家之一。


随后,陈爱莲代表中国前往芬兰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为了不耽误练功,火车过道、剧院后台、窄小的旅店房间都成了她的练功房,“一天三遍”,毫不松懈。功夫不负有心人,汗水为她换回了4个金奖,西方人赞誉她是“东方舞蹈女神”。

陈爱莲获金奖后途经莫斯科留影(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载誉归国后,陈爱莲选择了留校任教,后又调到中国歌剧舞剧院。在这期间,她也收获了一份爱情,与同样从事舞蹈工作的杨宗光结为夫妻,还有了孩子。

陈爱莲还没尝够幸福的滋味,不幸又落在她的身上。由于历史原因,丈夫自杀,她也被关了起来。曾经充满希望的人生,一下子全部停摆了。渐渐地,同伴们放弃了舞蹈,唯独陈爱莲每天坚持练功,她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再次登上舞台。

只是她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年。

看看周围都是年轻面孔,离开舞台太久的陈爱莲想再次登上舞台,很难很难。当时,单位要排一部主旋律舞剧《草原女民兵》。她拼了命的练习,却导致两条小腿肌肉撕裂,可她担心跟不上排练进度,咬着牙坚持着。几个月后,陈爱莲终于再一次登台起舞。

此后,由陈爱莲领舞的《红楼梦》《文成公主》等古典舞剧,再次帮她重回巅峰。她还举办了中国首场个人舞蹈晚会。正当所有的一切逐渐步上正轨,“艺高人胆大”的她又做了两件事,“下海”成立艺术团和开舞蹈学校。

1989年,陈爱莲办理停薪留职,创办了文化部批准的第一个自负盈亏的个人剧团——“陈爱莲艺术团”。有人泼冷水,“你离开体制很难活下去”,她偏不信。

万事开头难。艺术团刚成立那会,无论多远,只要人家来邀请,她就带着团员们去表演,城市、农村,甚至是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常常是忙得上一场的妆还没卸,她就拽起长长的演出服连赶到下一场。在她的努力下,艺术团逐渐能自负盈亏,陈爱莲也挖到了第一桶金。但她没有停下来。

“我一直是个孤儿,是党、国家、人民培养了我,给我创造了各种机会,以前我在舞蹈学院上课的时候,校长和我们讲‘60个农民一年的劳动养我们舞蹈学校的一个学生’,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我觉得要爱国嘛,就要回报祖国。”

她又做了“吃螃蟹的人”,成为北京市民办艺术学校第一人。申请文件、等批文,买地建房……1995年,陈爱莲舞蹈学校建起来了,两万平米的校舍,那叫一个宽敞。可学校的启动资金,除了她多年积攒的血汗钱,还有变卖房产和两个女儿的嫁妆钱。


没有地方住,陈爱莲就和第二任丈夫魏道凝搬进了学校的办公室,一间18平米的小房子,一住就是21年。这期间,虽然挣了钱,她却始终不舍得花在年久失修的房子上,“我要是把时间花在修(自己住的)房子上,那(我)可能就没办法给学生排练和上课了,还是修排练厅和学生宿舍重要。”

直到2016年,陈爱莲才用极少的预算,请设计师在两个月内,将这里整修一番,还被设计师笑称是“省钱大作战”。

与学生们一起跳舞,是陈爱莲最幸福的事。学生的教材是她自己编写的,里面全是自己多年的舞台经验;练功房里,她手把手地教授学生们舞蹈。

有时去外地采风,遇到条件不错、爱好舞蹈的贫困孩子,她也会把他们带到北京,自己出钱为孩子们圆舞蹈梦。“我有一种情结,就是特别想回报社会,为中国的舞蹈事业、教育事业做一点事情。”

1997年是中国国际歌剧舞剧年,翻开表演节目单,西洋舞剧占了一大半,中国舞剧寥寥无几。陈爱莲心里的中国情结又有了波动,当时58岁的她决定带着艺术团复排舞剧《红楼梦》。

可由谁演林黛玉,让团里犯了难。为了公平起见,团里进行了内部评比,除了陈爱莲,其他人都是小她几十岁的舞者。按说年轻的舞者更能跳出林黛玉的感觉,可到了“黛玉焚稿”那场戏,就是没有人可以跳出她那般忧伤。最后一投票,还是她胜出。

《红楼梦》演出之前,曾有人质疑她是“舞霸”,“难道中国就没有年轻演员能跳了吗?”陈爱莲没说什么,用自己的演出回应了那些声音。有一次,演出快进行了一大半,台下有人说,“陈爱莲怎么还没出来”,原来那个人一直认为陈爱莲的舞姿应该是动作迟缓,老态龙钟的,哪知台上那个16岁林黛玉的扮演者就是陈爱莲。

2002年,63岁的陈爱莲完成了《红楼梦》第500场的演出。去年,77岁的她演出已超过700场。观众说她就是“活黛玉”,充满仙气、贵气、才气。


下腰

身为舞蹈界的翘楚,有很多选秀节目想请陈爱莲去做评委,她都想尽办法推掉了。说轻了,起不到效果;说重了,又怕演员脸上挂不住;自己不说,听周围的人都大唱赞歌,更难受……

现如今,78岁的陈爱莲依然每天练功两小时,为了保持好状态,每天下午3点多才吃几口点心。遇到好久不见的人说,“听说你还在跳啊,注意保持身体……”她反倒觉得自己是年轻的“使人衰老的不是岁月,而是理想和精神的失去……”她只想趁自己还跳得动,多跳一场舞,多教一个学生。

来源 | 环球人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