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妞给茶杯装上大脑
◆茶密创始人石坚,是在上海工作的北京大妞。
文| 铅笔道 记者 孙娇
导语
“如果杯子可以帮你泡茶,你愿意喝茶还是喝咖啡?”
“当然喝茶了,提神还排毒。”
石坚问了一圈周围的朋友,答案出奇地一致。
为泡出好茶,她曾特意买了一套茶具,向茶艺师请教功夫茶泡法。但这流程繁琐,一不留神再好的茶叶也可能被糟蹋。
于是,2014年10月,她成立“茶密”项目,从茶水配比、温度、时间三个维度切入,将复杂的泡茶逻辑写入芯片,让智能茶杯记忆三十种茶叶泡法,帮用户泡出好茶。
目前,“茶密”智能茶杯已进驻天猫、京东等30多个销售平台,两个月销量1000台。
注: 石坚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好茶难泡
石坚是北京大妞,从小被茶文化耳濡目染,知道茶好,却也不讲究泡法。
工作空隙,她常借咖啡或茶提神,为图省事,使用的多是茶包,一包扔进杯子里,能喝好几个小时。
不是茶客,不知茶之妙。一次去福建朋友家做客,被资深茶友招待一番后,她对茶着了迷。
“怎么这么好喝。”
“因为茶好。”
她特地从朋友家带回一小包昂贵茶叶,为此还专门买了成套茶具,但泡出来的茶又苦又涩,完全没有当时的味道。
打电话询问,朋友告诉她是泡法出了问题。各种茶脾性不同,对水温、时间要求各异。她跑去茶馆请教方法,在家里掐着秒表看时间,可一跑神儿,茶就泡坏了。来来回回试了几十次,却徒然浪费了好茶。
“怪不得年轻人不爱喝茶,功夫茶是细致活儿,对水温、时间都很敏感,但上班总不能搬一套茶碗茶具,整天盯着茶壶看吧。”
可她又觉得可惜。“立顿在中国有三百亿营业额,而全国八千家茶企,总共加起来营业额才80个亿。”
她望着茶壶发呆,“如果茶能自己泡好就方便了”。2014年,智能硬件的概念正炒的火热,石坚在脑海里构思了一款智能茶杯,可以读懂各色茶叶,自动调节时间和温度,让用户做甩手掌柜,等着喝茶。
她把想法告诉同事:“如果有杯子可以帮你泡茶,你愿意喝茶还是喝咖啡?”
“当然是茶了,提神还排毒。”
“那就干吧。”
彼时,她的设计公司已走过八个年头,累计为 100多家企业提供品牌衍生品,其中包括保时捷、戴尔等世界500强公司,从设计到生产,团队驾轻就熟。石坚琢磨,刚好可以趁着智能茶杯,推出自己的品牌。
2014年10月,“茶密”项目启动。设计和生产团队都比较在行,但如何让茶杯变智能,石坚则是门外汉。
给茶杯装上大脑
2015年元旦刚过,产品初见雏形。看着测试结果,石坚并未漏出喜色。
她对设计比较满意,茶杯直径7cm,高10cm,恰好可以一手握住。但杯子还不够智能,例如对水温的判断存在失误,茶还没泡好,就开始语音提醒了。
测试结束,她召集团队开了个会。彼时,外包技术人员负责产品芯片以及元器件,但杯子大小已定,既要保证茶水容量又不能委屈元器件的话,杯子内部就变得寸土寸金,“可能每增加一个元器件,都需要技术与设计沟通,能不能给出相应空间”。
然而越往后走,她感觉沟通缝隙越大,始终无法像一把刀子一样整地切割下去。“一直这么走下去,只能做出二流的产品。”那次会上,她痛下决心,自建技术团队。
整个链条则被切分为设计、结构、技术以及供应链四大模块。技术负责茶水配比、时间和温度三个维度,将不同茶叶的泡制逻辑写进芯片,装入茶杯的“大脑”。
石坚则当起了茶水试喝官。为确定最佳泡法,半年里,她翻过《茶经》,问过几十位师傅,试喝了上百种茶,“那段时间,办公室到处堆满了茶叶,逮着个人,我都会拉来让试试茶的口味”。
◆Q萌的茶密智能茶杯
销售1000台
至2015年年底,“茶密”茶杯基本成型。产品内置30款茶叶的泡制方法,茶杯自动识别水温并调控时间。“如要求90度的水,但用户手边只有80度的水时,茶杯会自动延长泡制时间,来弥补温度的损失。”
用户也可以选择默认模式,以90度水温泡制45秒,可适用于大部分茶叶。针对资深茶客,产品设置DIY功能,由用户设定泡茶参数。
2015年11月,“茶密”上线京东众筹,最终筹集金额超100万元。
经过后期测试、调整后,产品于去年9月量产,第一批200台,“大部分送给了朋友以及一些茶叶、智能硬件相关的媒体平台”。
石坚为其设置了两种用户画像。一为主流用户(茶叶小白),在居家或办公场景下,不用麻烦就可以喝到健康好茶;二是资深茶客,可带着茶杯去旅行 ,或者以杯试茶。
◆带着茶杯去拉萨
让她意外的是,茶杯得到了很多资深茶客的青睐。
“这茶多少钱?”
“您猜猜?”
“得800元一斤吧。”
听到回答,石坚乐开了花儿。她带着茶杯让一位茶客试喝,对方错将200元一斤的茶当成了800元,“说明茶杯把味儿泡出来了”。
去年11月,“茶密”进驻天猫和京东平台,两个月下来,销量在1000台左右。且资深茶客基本上贡献了50%的销量,“这说明产品经得起专业检验”。
面向春节,石坚打算在原有茶杯基础上增加声音DIY功能,如将茶杯送给父母作为礼物时,用户可录入自己的声音作为提示音,告诉父母“茶好了,小心烫”。该版本将在近期推出。
今年,石坚将会在渠道布局上下功夫,除了电商平台之外,产品也正在进入一些智能硬件、茶叶、生活类等相关的媒体平台。前段时间,公司还与喜马拉雅KOL一起,向用户推荐智能茶杯。
此外,石坚表示,公司与B端企业的合作正在推进之中,未来将借助其经销商,走入更多线下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