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8年歌没红,演一部电影火了,黄渤靠的是什么?


演员黄渤要开始自己人生的新尝试,拍电影,当导演了。总是给影迷带来欢乐的他,这次又有什么不一样?跟着海苔妹一起缕缕“五十亿帝”的小前半生可好?

在徐峥拍出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泰囧》之时,黄渤曾十分淡定地说,他早晚会走到这天的,“他的性格一定会做导演,是到了该去导一部戏的时候”(参加《鲁豫有约》时语),那是2012年。

五年之后,2017年,这件事在黄渤身上也发生了,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一出好戏》在老家青岛开机了。

这可能是大众熟知的,黄渤影视生涯的第四次新尝试。按照时间顺序,他上的几层台阶应该是这样的:被老乡高虎拉着主演了电视电影《上车,走吧》进入影视圈;陆续和管虎、宁浩、徐峥三位的名字列在一起,并以渤式黑色幽默成功定位,最终因《斗牛》收获了金马影帝,获“50亿帝”称号;尝试爱情片、剧情片、神话片等的转型,和林志玲演情侣,在《亲爱的》中演儿子被拐卖的父亲,在《西游降魔》中扮演教舒淇跳露腿舞的孙先生,悟空。

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表达,想换种状态。在为《亲爱的》做宣传,接受腾讯娱乐采访时他坦白说,感到对不起陈可辛导演——应该为角色再多忙活一两月的。他形容那段时间的自己是,忙得不知道每天在干什么,每天赶往一个又一个发布会、片场和宾馆,“工作慢慢把生活给毁了,已经没有生活基础了”。那是黄渤声名最盛的两年,2013、2014年。

黄渤的“爆炸式发展”当然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那两年正赶上电影市场的黄金时代,一个快速上升期。即使身处其中的人也很难辨别出它的增长速度。当徐峥拿着《泰囧》去找黄渤时,他几乎是出于帮忙出演了这部小成本电影。徐峥夜里三点的等待打动了黄渤。而该片12亿的票房也不禁让所有人为演员王迅感到遗憾:他本是男主演,但却因某种原因无法去泰国演戏,才有了黄渤的出演。该片一举登顶当时的华语片票房冠军,与外片《阿凡达》的票房仅一步之遥。

唱了八年歌,没红,演一部电影,红了

这样的繁忙很容易让人想拿黄渤几年前北漂时无所事事的焦虑来对比。在和杨澜的对话中,他将那段困惑迷茫的时期描述为“就像月份牌在撕你的青春”,而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好过一点儿,每天哪怕仅仅是把歌曲小样寄到唱片公司,都让他觉得那天没白过,那段时间他的状态是:“焦躁的时候,每天逼着自己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是的,黄渤之前是位歌手。和周迅,满文军,零点乐队,沙宝亮早期的套路一样,跑酒吧,当驻唱歌手。

而最让人感到绝望的是,他并不是年轻时就开始北漂的。等他再来的时候,已经是对未来感到灰心的时候。在广州、北京陆续当了7年酒吧歌手,未成名。第二次北漂之前,他还回老家青岛当了两年的工厂老板,“每天都讲的是钢材、轴承和不锈钢。喝多了的时候,看着眼前人,我就想,我是个唱歌的,在这儿是干嘛呢?”。此时的他,还半只脚都没有踏入日后真正令他自在驰骋的领土:大荧幕。

他选择了“曲线救国”的路,白天开工厂,晚上偷偷去唱歌。回顾往事,黄渤为自己发明了个词,“软坚持”,并解释,“别人是坚定不移的坚持,我的坚持是赖了吧唧的坚持。”——颇为形象,有点在这个行业赖着不走的意思。


黄渤早期在歌厅的表演视频截图

灰心到什么程度?最终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有一条理由是,给自己找一个待在北京的理由。——已经没有飘荡下去的理由了,只有找个理由。

从这个角度来看,黄渤之今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非科班出身,演《上车走吧》时被导演管虎认为“一个新人,是肯定不会表演什么是紧张的”,外形不优越,没背景。在和赵又廷一起作为男主角参加台湾综艺《小燕有约》时,对方身上的标签很容易提醒观众黄渤作为演员的“先天薄弱”:赵的父亲是台湾知名主持人,自己本身长得帅,性格也被赞好。

这几乎是黄渤进入这个行当第一天就要面临的问题,你为什么进演艺圈。

答案是语言。且他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表演优势也是语言。最早入行就是,他的山东方言帮了忙。当发小高虎告诉黄渤导演管虎正在为新戏物色“一个会说山东话的人”时,黄渤寄去了自己的照片,也有了那个知名的段子:管虎看照片是个帅哥,便跟高虎说不行。高虎拿过照片一看,松了一口气,和导演说,导演我保证,此人绝对没照片帅。

那是黄渤当歌手时的一张宣传照。在组建“蓝色风沙”乐队时,因为会唱郭富城张学友的广东歌,他还曾和其他人一起被策划包装成香港歌手,用这样的照片到东北去开“香港三星闹春演唱会”。

演《上车,走吧》时黄渤26岁。几乎一战成名。此片拿了金鸡百花奖最佳电视电影奖。

走完红毯,黄渤坐到台下嘉宾席,周围的腕儿有周星驰巩俐伍佰。他有点恍惚。“简直像是对之前7年唱歌生涯的嘲讽。唱那么多年歌没红,演电影红了。”他自嘲。

之后甚至还有导演专门为初出茅庐的他做了剧本。

但接下来的一部作品《黑洞》里的小警察,却被他演砸了。

“黄渤只能演民工这种角色,不会专业的表演,所以警察演不了。”——舆论旋即被这种声音覆盖,自认不专业的黄渤选择了进电影学院,做科班演员。考了两次,终于在28岁的时候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配音专业。

他在电影学院的班主任此后回忆,黄渤曾有段时间不来练晨功,后来得知是他为了凑学费,去酒吧唱歌赚钱了。和之前在青岛当老板是想凑钱出唱片的想法不一样,现在演戏成了目的,唱歌却成了实现的手段。歌手黄渤已经彻底放弃了之前演唱跳舞的事业,进入影视的全新大门。而此时,离他出演《疯狂的石头》还有好几年时间。


老师认为黄渤点子多

等到2006年黄渤开始演《疯狂的石头》民工黑皮一角时,他已经为此做好了两方面的准备,一、2005年演管虎执导的32集电视剧《生存之民工》,已掌握了不少表演民工兄弟的技巧,包括后来知名的,朝一个固定方向撩长头发的动作,二、2006年之前一切演艺生活积累,包括混迹歌舞厅,闯荡广州,北漂,开工厂等等,也即黄渤自己理解的那样,“十多年的磨练攒了一个大记忆卡。”从他首部自导自演的微电影选择了歌舞厅生活题材的《2B青年的不醉人生》就可看出,他对此种生活体验最深,而这里也是集结了各色人等的光怪舞台。

“这跟我之前的成长经历可能有关系。包括一个人对苦难的理解,对苦难的麻木、疼痛最后到接受。我以前在社会上,天天在接受这些东西。一边受着,一边还得嘻嘻哈哈,还得笑。比如说我演出完了,人家忽然不付钱,但是酒端上来,该喝还得喝,该叫大哥还得叫。这些东西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接受,还会变成做人的一个底子。自嘲一点说,它会加强我的情商,对我锻炼很大。情商又会决定我对一些东西的理解。到了现在,就是对作品、对人物的理解。

“之前我各种人都见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帮我撑过了最初的好几年。我演一个角色,不需要太多想象,因为我早就真的认识过一个类似的,他们都排列在我的记忆力,重新装扮装扮就演,已经够了。”

——摘自新浪娱乐《素描黄渤——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黄渤口述

才华和情商可以兼得吗?

黄渤在2000年发现了自己可能有演戏的天分,进而转换了自己的人生轨道。而从2006年演完《疯狂的石头》后,这种才华被他放大了。

此后黄渤在《疯狂的石头》(2006)、《疯狂的赛车》(2009)《斗牛》(2009)、《黄金大劫案》(2012)、《杀生》(2012)等一系列气质相近作品中的表演获得了认可,也建立起独家形象:喜剧演员,擅于表演“小人物”如民工、痞子、无赖、小偷等。如果说周星驰的特色是无逻辑,王宝强精通“傻乐”,葛优贫嘴亲民,那黄渤的标签则是“黑色幽默”,且最早的切入口是山东方言。

黄渤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正如他自己对喜剧的理解那样,不能太高,高了观众跟你不是一个频道,低了观众看不上。

或许成名是有诀窍的。王宝强在回忆往事时曾说,冯小刚导演是自己的贵人,因为他曾透露一个秘诀,要想成名,只演一次傻根是不够的,需要多次表演同一类型,在观众记忆中牢牢占据一个固定的位置,保持一种固定的形象。颇有点定位理论中“占领顾客心智”的意思。

这个理论看来也被黄渤贯彻了,也才有“渤式幽默”。

《斗牛》在黄渤的演艺生涯中,是非常关键的一笔。这不仅因为他凭借此片和张家辉并列拿到了金马影帝,更为重要的是,它让黄渤的演技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豆瓣上,网友对这部片的点评排名第一的是,“这是黄渤的个人表演秀”。这部影片让人看到了“演员黄渤”。

这是一个不靠取巧的剧本、性感的女演员、现代的都市等占一点点话题的影片,讲的竟是一个农民和一头牛的故事,作为第二主演的荷兰奶牛甚至还是个拖后腿的家伙,“你演好了没用,你得等那牛好了。”一个镜头重复一百多遍,鞋子磨破了36双,在山上、村庄里翻滚着拍了四个月,封镜那一天黄渤几近“嚎啕大哭”。

重要的还有什么?经此一役,今后此类影片将都化为他的小case。

2013年,“三十亿帝”名号已成,加上金马奖杯在握,媒体对黄渤的兴趣高涨起来,他也开始频频曝光。

他渐渐被认为是一个双商高的人。抢在别人的玩笑之前自嘲,欢乐地讲述自己一个又一个“悲惨”的故事。“电影学院帅哥美女太多了,基本上我进去保安都得拦一下。找谁呀。”“你看人黄渤长成那样,但是人很好的。”


杨澜调侃,“善于自嘲”也是他的生存之道

至今为此,他对媒体讲述的最惨的一个故事是,曾在片场被某副导演言语奚落。事情起因是,黄渤被叫去参演一个劫匪,结果副导演见到时说,这找的什么东西,不能胡来啊。之后带他去给导演看,没什么意见,在表演时反而还对黄渤的各种创新行为进行赞许。完事了,副导演对黄渤说:真不错,我一看你就行。……

杨澜说这种事在生活里很正常呀,那人说不定也没那么想云云。访谈中黄渤也没继续回话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更强大一点。”他总结。

在戏谑,调侃面前,黄渤被认为是一个机智的人。嬉皮,不怒,笑着回击,力度适宜。参加小s的综艺节目,小s娇蛮地说,在这里比我胸大的女生都离开!黄渤立马抬升双手向下甩:好了,全场女生可以离开了!

但在管虎眼中,以上都还不是黄渤最宝贵的东西。“管虎说我身上最值钱的就是朴实,自然。”黄渤转述导演的话给记者。

表达欲和创作欲也渐渐被他挖掘了出来。

徐峥在接受北京文艺台《文化之约》时形容黄渤:他会围绕一个问题钻牛角尖。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完了,但他一定要把自己那一点点东西琢磨明白了。

黄渤也在采访中称,和管虎、宁浩两人合作时有一个习惯,不会把剧本当作完全的定稿,而希望能更好一点。“演员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本身也是一个创作者。”

有着表达欲和创作欲,总喜欢要求“换种感觉多拍一次”,黄渤或许早就有当导演的欲望了。

“谁能阻止成长呢?”

“拍烂片的能力早就有了”(2014年9月黄渤答记者问)——这一次的语录带了些讽刺意味。也让人对他当导演这件事多少有点期待。毕竟,黄渤要毁坏黄渤,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发生。

“谁能阻止成长呢?”在和杨澜的对谈中,黄渤谈到这个张爱玲式的爱情命题——再也回不去了。

小人物回不去了,演完一系列“疯狂”之后,黄渤开始拍剧情片,《101次求婚》(2013)、《亲爱的》(2014),甚至去尝试了团队成员认为没有太大必要的《西游·降魔篇》,演孙悟空。那是黄渤离开舒适期的尝试。之后还有一些综艺节目,录制新歌等等。

他不可能再旁若无人地去坐地铁了,也不能老演民工、农民、小流氓。正如他说管虎的那样,“(他拍商业片《厨子戏子痞子》)我不是很支持他。(但)管虎身上的混蛋劲儿,愤青劲儿,怎么会一直保持。——我现在也找不回来。”

回不去,就继续往前走。下一个角色选择当导演:或许是个新开始,或许仅是一次尝试。

反正是,人生如戏。

但戏并不能导演人生。

《上车,走吧》中那个到北京来当小巴售票员的小明,在经历了谋生活被坑、恋爱被弃等种种不如意之后,最终选择了离开北京,回老家,接受父母的安排,结婚成家。背着来时的包,搭上来时的车,去了北京站,饰演好友的高虎一直送他到进站口。

而现实中的黄渤,却因为这部戏,开启了作为一名演员的成长之旅。在那扇门前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等待与徘徊之后,黄渤也终于找到了开启它的正确方式。

而今天,演员黄渤会继续保持着那“最宝贵的东西”,并再向前进吗?

来源|海苔娱乐

文|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