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 | 万人如海一身藏


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晨1时10分逝世,享年105岁。

杨绛先生

杨绛,1911年生于北京,江苏无锡人。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9年后历任苏州振华女中(沪校)校长,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教授,国立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著有剧作《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散文及随笔集《将饮茶》、《干校六记》、《杂忆与杂写》,短篇小说集《倒影集》,文论集《关于小说》等。

妈妈抱着胖乎乎的阿季(杨绛)摄于上海,她那时一岁半。

1927年冬摄于苏州庙堂巷老宅的一张全家福。七妹杨桼、八妹杨必站在母亲两旁,小弟保俶站在父亲身边。后排左起为三姐闰康、杨绛、大姐寿康和大弟宝昌。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婚后同赴英国牛津求学,之后生下女儿钱瑗。

1934年4月2日至9日,钱钟书从上海北来探望杨绛,两人在北平郊区周游。

新婚的钱钟书和杨绛,搭乘邮轮赴英留学。

钱杨夫妇与盛澄华(右)1938年在巴黎。

在翻译界,杨绛可谓大家。通晓英语、法语的她自学西班牙语,翻译了巨著《堂吉诃德》。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1986年杨绛被授予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

尽管杨绛先生在文学和翻译上造诣非凡,但更多的读者还是通过《我们仨》这部书才逐渐了解她的。作为钱钟书先生的夫人,钱瑗教授的母亲,且不说她在事业上和生活上给予丈夫及女儿莫大的支持,最令人动容的,是当钱瑗和钱钟书相继离开后,杨绛忍着巨大的悲痛,继续完成女儿和丈夫的遗愿。

1941年夏,为维持生计在上海当小学代课教员的杨绛,业余创作剧本。

钱瑗生前曾打算写同名的《我们仨》一书,还起好了写作大纲,然而却因为早逝未能如愿。为了满足女儿遗愿,杨绛以她的视角写出了《我们仨》,内里充满对亲人的深情追忆,读之令人恻然。

钱瑗从英国留学归来,一家人重又团聚。

钱钟书一家彼此间情感深厚远远超于常人,在杨绛笔下是“最平凡不过”又“不寻常的遇合”。“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杨绛在《我们仨》中这样形容三人之间没大没小的亲密关系。

杨绛在中关园宿舍。

有时,杨绛是家中的“主心骨”。钱钟书常“做坏事”:打翻墨水瓶染了房东家的桌布,砸了台灯,弄坏门轴,杨绛说一声“不要紧,我会修”,他便放下了心。

钱钟书与杨绛在北京三里河寓所院里散步。

杨绛同钱钟书一样,对名与利看得很淡,不爱应酬,不爱宣传,只希望能有个安静的生活,闭门谢客,一心一意地读书写作。

杨绛在家接待清华“好读书奖学金”获奖同学,她说话幽默,逗得大家直乐。

杨绛的老街坊严欣久说,杨绛有一个铁律,绝对不贺寿。如果是很熟的人,她就笑着说,那你们替我吃碗面吧。渐渐地,大家都遵循老人的意愿,不再为她贺寿。有的人买了一束花,就插在她家门口信箱内,将祝福的话写在卡片上,避免直接敲门打扰老人。

“剩了我一个!”2003年岁尾摄于北京三里河寓所。

杨绛与钱钟书一生隐身于书斋,遨游于书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