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活专访】这个拿命为我们换来3天假期的男人已经牛逼了2000年!


最近好友圈微博刷了屏的屈原大大图片,淡化了他作为“诗人”“爱国者”的形象,重新贴上一个“拿命带给你们3天假”的标签。笔者对这种调侃是否得当不想评价,倒是觉得假如这种形式能让薄情的现代人去记起一位大贤,也或许是件好事。

毛主席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天才“、”歌手“、”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这些标签组成的人假如放到现在,其火爆程度不会亚于@薛之谦,更何况这些评价来自那个连”唐宗宋祖“、”秦皇汉武“都不放在眼里的男人。

闲话到此,端午节年年过,3天可以浪顺带啃了粽子,这个给我们送福利送温暖的男人究竟什么样? 今天较个真扒一扒。

命格奇异的贵二代

说到寅年寅月寅时出生,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唐伯虎,那是因为周星驰大大点了秋香。。。事实上有个比唐寅牛逼N倍的男人也是这个生辰,这个人就是屈原。

《离骚》中开头几句就道出了屈原的生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摄提,即摄提格,古代岁星纪年法中的十二辰之一,相当于干支纪年法中的寅年;孟陬,孟春正月。夏历以寅月为正月(与今所谓农历正月相同),所以,孟陬就是正月、寅月;而庚寅则是寅时。屈原的具体生年,现今的考古认为在公元前340年左右。

假如你之前看了《芈月传》,或许会对”芈“这个姓有印象,这是楚国的王族姓氏,同楚王一样,屈原的先祖也属于这个姓氏族群,差别在于分属不同的氏族。楚王姓熊,而”屈“姓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战国末期,都是楚国的三大贵族姓氏之一。所以屈原生来就是贵族,而且是楚王的本家。

自幼好读,从群众中来

相传屈原从年幼时便嗜读如命,关于他的 “石洞读书”与“巴山野老授经”可能指的就是那个年龄段,当时他大概10岁左右。。。果然牛逼的人往往从小就不一样。

另外史料记载了不少屈原少年时帮助民众的事迹,所以屈原虽然出身贵族,但自幼成长在民众中。至于原因,可能如他在《九章》中所书:“勿忘身之贫贱”,这里的“贫贱”可能指自己当时还没有功名,也可能是指“屈”这个氏族到他这一辈已经逐渐式微——到屈原这一代时,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

一朝成名,少年得志

屈原生活的年代已到战国末期,经过春秋的优胜劣汰,当时中国的格局由“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主导。其中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的洗礼,综合国力位列七国之首,俨然是超级大国意在天下的气魄。作为秦国东伐中原首当其中的障碍,楚国拥有当时最大的疆域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经常面临秦国的侵略。

在屈原快20岁那年,秦军再次进犯楚境,而他就在彼时展现了过人才能:他组织家乡的青年主动抗击秦军,一个人包揽了战争动员和战术指导两个工作,秦军当时在这里吃了不少苦头。

虽然当时的通讯还基本靠走,不过这个年少英雄的事迹很快就传到了当时的执政者——楚怀王那里。怀王一看“这小子年纪轻轻不得了啊!”,加上又是自己的本家人,所以不罗嗦,第二年就把屈原召进宫去了。

屈原在基层干了一年县长,后来就直接升任楚王左徒,虽然史界对这个官职有争议,不过从屈原实际从事的工作来看:是楚王智囊、嫡系幕僚、外交大臣这些职能,所以不论官位大小,屈原当时的实权可能只在宰相之下。

命途多舛,报国志遭遇骨感现实

楚怀王执政初期的楚国,贵族统治集团不断膨胀,体制僵化,不求变通,臣子之间相互倾轧。楚怀王即位之初,就任用屈原,下令改革,可见也是雄心万丈。而屈原年纪轻轻就立志报效祖国,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推行变法,联齐抗秦。这对君臣在合作初期,可谓高山流水一拍即合。

然而或许是因为“三寅”的命格,屈原的一生充满了变数(寅在天文和命理中是初始之意,因此是一切变化的开始),连他最重要的工作都与变有关——变法。但楚怀王毕竟不是秦孝公,他的格局有限而且更要命的是为人摇摆不定,楚国终究没能取得像商鞅变法那样的成绩,屈原也因此树敌无数并最终被变法反噬。

屈原与怀王的间隙源于变法期间的一次奸人谗言。《史记》中这样记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是说当时楚国的上官大夫因为嫉妒屈原受重用,因而向怀王进恶言:“屈原那丫说您不懂变法,什么事都得找他商量,经他同意”,这一剂猛药显然上到了怀王的心里,从此开始疏远屈原。

纵观历史上的封建社会变法,能成功最关键的一点:君臣的高度互信。因为变法始终是在触动旧势力集团利益,旧势力为了自保,各种见不得光的手段都能使出来,其中针对变法执行者的攻击最常见。屈原年少得志本就引人妒忌,加上触犯贵族集团利益,所以缺少了执政者庇护的他,之后很快被贬职,走上悲苦的流浪之路。

两次流放,数十年的忧国忧民最后悲愤而终,这是什么样的感受?屈原的后半生,与他早年的青年才俊截然是两种人生。

他在《少司命》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是千里马遇伯乐的欣喜与感激;

而《抽思》中的“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则是追忆往昔情谊、对共图大事美好理想的缅怀与坚信。

人生匆匆数十载,前路迷离只得追忆,命途多舛如梦似幻。

为什么如此出众的屈原最终这种结局?

再能文善武的英雄,与大环境相比都是渺小的,假如不适合这个环境,最终结局往往都不胜唏嘘,历史上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屈原不仅是才华震古灼今的诗人,其外交才能、内政天赋也不输于同时代名臣,他的悲戚结局要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说起。

屈原生活的战国末期是什么环境?贾谊在《吊屈原赋》中这样描写:

猫头鹰在天上飞翔,鸾凤却深藏起来;小人得志尊显,圣贤却不得其用;正直廉洁的人受到诬蔑,强横残暴的人却得到称誉;宝剑被贬为钝口,铅刀却被说成锋利。。。

黑白不分是非颠倒,这就是楚国的时局。

而屈原呢?看他的文字你就知道这是一个无药可救的浪漫主义者,随意发个牢骚都美到被后世颠颠的起个名叫“骚体”,并奉为文学经典学习了千年;加上屈原的政治理念是“美政”,这与当时的大环境格格不入,屈原又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不知道变通退让再图良机的人,理想主义和丑陋现实二者相克,自然有一方要受伤。

换个角度,春秋战国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人才最爆棚的时期,不论是人才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中国历史之最。但这些光彩熠熠的将星名臣,并非都是留在自己的国家效力:文种、范蠡、伍子胥、田单,甚至当时与屈原有交集的张仪,等等。。。这些名臣都有仕于外国的经历,虽然原因不尽相同,但良禽择木而栖,本国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战国时代是能者的天堂。

这并不是说屈原错了——屈原与这些人的差别在于:原则性。屈原对国家的责任感已经超越了个人利益,所以就算楚国再不靠谱,屈原都不会离开她。屈原的悲剧是伟大的抱负遭遇了历史的局限,对于当事人楚怀王而言,上天给了他屈原这个人才,他却错过了自救的最后一班车,最终上演被张仪忽悠到客死他乡的悲催剧情。

这一君一臣梦幻般的开局,却以双输收场。谁说千里马遇伯乐的结局就不能是相恨相杀呢?

屈原到底为何而死?

日子过得挺快,距离第二次流放又是十几年过去了,屈原还没有得到楚王召他回去的消息。他忧虑国家的前途,日里梦里,老想回楚国的国都郢都。他想借山川景物来排解他的爱国忧愁,结果反而更加伤心。楚国的政治这么腐败,秀丽的河山逐渐被秦国抢去,楚国危急。

屈原想立刻回郢都去,再劝楚王,事实上又不可能实现。有人对他说:“你何必留在楚国受这份罪呢!”屈原说:“我怎能扔了家乡、扔了父母之邦啊!鸟飞倦了,想回到自己的老枝上去歇息啊;狐狸死了,头还向着土山啊!救国的道路何其漫长啊,我不能离开楚国,我要上下寻找救国之路啊!”

公元前278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楚国,打下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这个消息,伤心得放声大哭。这时,他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他知道楚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可不愿意眼看故国被毁,自己的土地、人民落在敌人手里,他要和楚国同存亡。于是在五月初五那一天,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以身殉国了。

渔民和附近的庄稼人赶紧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子呢?他们划着船在江面上祭祀他,把竹筒子里的米饭撒在水里献给他。他们为他招魂:“屈大夫,你回来啊!”后来,人们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这一天称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成粽子,把小船改为龙船在江面上竞赛,用这样的仪式来纪念屈原。再后来,逐渐就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了。

读完屈原的故事,你肯定有自己的理解,就像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比如有人会认为:屈原不知变通,鸡蛋碰石头;也有人会说:屈原是愚忠,不值。。。

不论如何,屈原之所以为人铭记,是因为他是英雄 —— 在面对国家大义和个人功名的选择题时,答案会清晰的告诉世人:你究竟是个英雄,或仅仅是个名仕。名仕建设国家成就功名,而英雄,还能赋予一个民族灵魂和气节。

我希望这个男人还能为这个民族再牛逼2000年。

绝活专访原创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受访人和绝活传媒所有。欢迎转载并请注明出处。转载、素材、约稿请联系绝活专访小编(58557695)。

绝活专访编辑: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