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明星疯狂追捧的烂行李箱


再过几天,大家将再次迎来人类最大规模迁徙——春运。

在大迁徙中,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就是可以装的下一切的行李箱。有的人花好几万买一个Rimowa箱子装X,一次悲催的旅行之后,号称坚不可摧的Rimowa也基本破相了。比如下面这两位明星。。。

刀哥真心怀疑,

这两位是不是在这家机场打的飞机。

不知多少人会像刀哥一样,对待行李箱像对待新车。拿一个光滑、完美的旅行箱出门,在每次旅行结束时小心翼翼地检查哪里弄旧了。

为了讨好顾客,各路厂家纷纷施展浑身解数,拼材质拼做工拼广告,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箱子一进机场就见分晓。

意大利设计师 Francesco Pavia 想出一个贱招,推出一款名为 Crash Baggage 的行李箱,中文译名就叫「烂箱」

Crash Baggage设计非常聪明,每件商品都做了「预防性破坏」的加工,故意在平时容易被撞凹的地方设计凹槽。像是它已经被扔了上百次才终于安分地放置在传送带上,看到外形已经这么破了,连机场的搬运小哥也不忍心再摔它。

烂箱和其他行李箱最大的差异在于除去“心痛”的压力!要你别再为了旅行箱上的碰撞、凹损、摩擦、变形,毁了旅程上的美好心情。

这个品牌一经推出,就受到前卫时尚人士的追捧。觉得它越破越时髦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以摔箱子为乐,听说这种方式可减压了。

网上甚至有人专门示范如何让烂箱更烂

虽然烂箱看起来烂的让人心疼,但还是成为了很多明星的心头好。

诺一带爸爸上《爸爸去哪儿》时,

准备的行李箱就是CrashBaggage

在真人秀《我们相爱吧》中,

周冬雨也拉了一只CrashBaggage。

韩国欧巴李弘基也在用

烂箱的创始人Francesco Pavia,是一位超级自恋狂,总是喜欢什么东西都可以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学校之时,就曾经带着他自制的 T-Shirt 在学校兜售给同学、给老师。尔后 Francesco 了解到他自己喜爱的是旅游、是到处与不一样的人见面认识,也从此展开了他的流浪之旅。

CrashBaggage 创始人 Francesco Pavia

FrancescoPavia 的父亲自从 80 年代起就投入行李包事业,也可以说他几乎经历了这 30 多年来行李演变的历史。Francesco也算半个在行李箱中长大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了解了行李箱的世界。

有一次,Francesco 在机场等候之时,听到两名旅客的对话,两人正在讨论,担心着他们的新行李箱会因为托运而碰坏。

Francesco霎时灵光乍现!这就是 Francesco 想要的精神,他完全不想要花上时间精力去担心他的行李问题。

因此,这个带入他完整精神的理念,要让旅行只需要思考两件事:1. 要去哪里?2. 到了那里会有什么新体验呢?

这款面世之时就已经充满冲击凹痕的 Crash Baggage,就这样带着它流入血脉的精神:Handle without Care,在经过历时一年半的设计研发,终于与世人见面。

紧接着CrashBaggage做了几次营销:

比如:

“搬运小哥,求求你千万对我的箱子手下留情啊!”

言外之意就是,你就用力摔吧,反正多摔几个坑,用户也看不出来。没想到,这却一下子为品牌创造了最有利的营销,更成为它最独特的标志,箱子的销路变得越来越好。

接着在 Instagram上搞了个“破箱子破摔”活动,

评选摔得最烂的 5 个箱子进行展出。

许多买了 CrashBaggage 的人都表示,

多年来的强迫症终于被治好了

通过这些营销活动,烂箱将自己的品牌精神Handle without Care很好的传递给了用户,并且忠实呈现旅行的意义,要你再也不用担心行李箱上的标签或凹损,幽默地以凹痕为主题外表,传递坚固防护、顺手移动、自在生活的旅行新视野。

生活中,有一些东西确实需要轻拿轻放,但是有一些并不一定需要这样,譬如烂箱。。。

自从有了烂箱之后

人们使用旅行箱的画风就不太正常了。

坐上面躺上面绑车上,想怎么造就怎么造。

虽然逆向思维的营销方法为他们赢得了一大批粉丝,其实 Crash Baggage 的做工和材质也并非浪得虚名。

烂箱采用聚碳酸酯+ABS 塑料强化材质制成硬壳箱体,保有适当轻、弹、耐摔的特性,而不规则的表面撑体,更能消抵冲撞时的部分受力与缓冲。

箱子内里还有设计了一层海绵作为缓冲保护,即使你的箱子被摔来摔去,也可以保证里面物体的安全。

别看烂箱玩世不恭的外形设计,它使用永续塑料材料,成分都遵守REACH欧盟化学物安全使用规范,让爱旅行的旅人也能同时爱地球,保护环境和人体安全。

除此之外,在漫长的回转行李运输带边等着它被送出来(并且担心被人拿错)的紧张心情,是每个旅人踏上异地时面临的第一项折磨。

烂箱因为造型非常独特,而且骚气的颜色要在茫茫箱海中找到自己的箱子也比较容易。

不会遭遇早前英国运动员结束奥运会回国时的尴尬。